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济宁邹城从特训学校出来的孩子怎么办

我正色道:“不开玩笑了,我真的觉得,上学前能认识一些字,对上学的适应和学习有好处。数量嘛,不必有局限。孩子有能力有兴趣,多认一点儿也没关系啊!如果目前只为了上学的适应,那可以先认识一些基础字,2百个就够用。”可能您想说:不上学孩子还有什么可说的,就是不去上学,就是窝在家里呗,照我说就是现在手机网络害的,个个不愿吃苦,逃避呗。

而陶同学也是同样的情况,父母都在做生意,所以即便是下午放学,也是由爸爸接到店铺里写作业,学习的环境比较恶劣,基本上每天都很晚才能回家。这样的家庭对孩子根本不存在教育,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和恒心,需要家、校、社会三结合。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正确的引导与教育,我们的孩子怎能进步?所以我很担忧。

张妈妈的女儿在上初三,孩子从初一就开始害怕上学,非常焦虑,成绩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下滑。当时父母没有去理解孩子,倾听孩子,只是带着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检查出了抑郁的情况。

家长要做的应该是帮助孩子缓解压力,让孩子从“我要学”变成“我想学”,“我愿意学”。当孩子培养起对于学习的兴趣时,孩子就会持续热爱学习,不用家长敦促,都会自觉地思考并且通过实际行动来提升学习成绩。

一个人的性格来源于父母,孩子未来的成长跟父母的教育是脱不开关系的,如果父母没有正确的教育孩子,那么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身观,三观肯定会出现偏差,从而极容易走上歧途,从古至今,有无数例子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常言道,三岁看老,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三岁,这段时间,孩子没有上学,唯一和孩子在一起的只有父母和亲人,孩子小不懂事,他来到这个世界,是需要不同学习的,而孩子在上学之前学习的来源就是父母。

一年级的知识内容,对于六岁的孩子来说,不没有太大的难度。况且,国家现在又在推广落实双减策,就是想让老师和家长不要搞题海战术,要引领孩子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享受轻松学习的乐趣。以避免低年级孩子在学习上精力透支兴趣透支,都后面对学习么有兴趣,没有动力。

事实上让孩子从小爱上读书并不容易,别说他因为认不全字而退缩,相比吸引人的动画片,书本文字首先就不会提起兴趣,再让他坚持每天看就更难,这需要家长使用技巧。

在孩子掌握以后,有些问题他可以独自去解决,这种成就感将增强他学习的兴趣。父母亲在平常生活中可以想办刻意引导孩子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孩子会觉得越来越厉害。所以在小学阶段,家长希望孩子成绩名列前茅,关键抓好主要两点。一个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一个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此也希望各位家长不要一味追求孩子考满分,小学阶段的成绩排名往往只是个表面现象。当孩子真正爱上学习的时候,你的教育就算基本成功了。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