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头条新闻纠正叛逆的学校如何弄

厌学并不是孩子厌学的根本原因。解决办法是找出孩子厌学的原因:自身学习动力不强,不上进,自我放弃,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我个人认为,其实导致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就只有一个:?如果孩子觉得他压力好大,他觉得没有办法符合爸爸妈妈的期待,没有办法符合老师的期待,那么他就会有厌学的情绪产生,就会慢慢不再愿意去学校。

最近国家发出通知,出台了教育双减策,也就是《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了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对于这一策的出台,家长反而更加焦虑了,觉得父母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占优势。甚至有宁波的家长还建议教育局立禁止教师给自己子女补课,维持公平的留言,可见家长的焦虑心情。那么实行双减策后,家长有必要焦虑吗?70后上学时有课外补习吗?家长有时间管孩子的学习吗?

比如孩子考试失利了,没考好。正面的教育就是: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陪孩子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有能力的陪孩子一起分析试卷,看孩子都有哪些错误,鼓励孩子充满信心地迎接下一次考试,并且相信孩子下次考试一定能避免错误。可以给孩子说:爸爸妈妈相信你,你一定能考好。那么负面的管教就是:你怎么考的,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你怎么这么粗心;你的字写得怎么那么乱;如果你平时多努力一点,如果你平时少玩一会游戏,如果平时你能认真复习等等。这些唠叨和抱怨其实就是在给孩子贴负面的标签。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孩子学习没自信,甚至厌学。

周末送孩子上学时,几位家长围着一起聊天,有几名家长都感慨:孩子上初中以后,家长总担心孩子不够优秀,常常感到很焦虑。很多人特别期待孩子们的求学之路都是值得回忆的小美好,特别盼望回家后不再坐在餐桌前讨论作业、分数、考试。好像都是幸福感。

然后小编开始搜索管教中心,真的是铺天盖地的新闻吓到小编了。现在的父母到底怎么了,孩子本身是一张白纸,青春期出现了厌学、早恋、爱玩游戏、拖拉磨蹭等问题,不应该先找原因对症下药,实在不行寻求专业的家庭教育机构帮忙,去什么“少管所”“特教中心”。

“鸡娃”背后,是父母深深的焦虑。而焦虑的背后,是不希望孩子走弯路,不希望孩子受到伤害,不希望孩子偏离传统意义上的成功。

缓解家长焦虑的又一途径是指导家长协助教师给孩手做好入园的物质准备。教师要引导家长考虑一下:自己给孩子穿的衣服是否适合在幼儿园穿;确认孩字的口袋里是否没有异物;托、小班孩子的书包里是否装上了换洗的衣服,大班孩子是否带好了自己的学习用具等。这些事情看似琐碎,但是不准备的话会给孩子入园带来很多不便,因此需要孩子特别关注。还有就是要提示家长给焦虑感比较严重和安全感缺失的孩子带上一件依恋物,以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和不安。

现在的学校,虽然不是我们很满意的那一所,但是女儿上学还是挺高兴的。初中之后,孩子经常回来就说,妈妈,我上初中以后特别开心,我觉得学校好,挺想上学的。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