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叛逆小孩被送进学校如何弄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宝宝的分离焦虑,还和父母的分离焦虑有关。有些家长的分离焦虑甚至比宝宝更加严重。而孩子对成人的焦虑是很容易察觉和受其影响的。所以,想要宝宝减少入园焦虑,家长首先要有意识地检查自身是否有所焦虑,并尽量自我调适克服焦虑,积极乐观地面对宝宝的入园。对于好不容易适应了幼儿园生活的孩子们来说,一旦假期过长,在非假期时间也能待在家里,入园需要再次适应幼儿园生活,经历第二次分离焦虑,对家长来说想要孩子“快快乐乐上学去”,通常不会那么容易。

假期里相对自由,很多孩子养成了晚睡、晚起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不提前调节,开学之初通常会出现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假期的最后几天里,家长要引导孩子按照上学的作息学习、运动、休息,养精蓄锐,满血回归。

1.针对七年级新生,家长要激发孩子对上学的兴趣。比如会学习哪些有趣的知识,会接触什么样的老师和同学,让孩子提前了解新的校园生活。

2.上学的时候,最大的幸福,就是可以在周末休息的时候美美地睡一觉。那时候就想,如果平时周一到周五上学期间,也能够一觉睡到自然醒那就好了。家长们每天早上,要比孩子还累。孩子如果六点半醒,家长就需要在六点的时候起床,叫醒孩子。等到孩子从床上爬起来,家长们也为他们做好了早饭。

3.虽然孩子知道第二天要上学,但事实上他们对于时间并没有什么概念,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前一天的晚上告诉孩子几天起床。

4.人们常把逃学和厌学联系起来。厌学可表现为很多种形式,如: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头痛”等;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而逃学作为厌学的极端行为则主要表现为不去上学。

5.也有家长会打骂、逼迫孩子,“你不上学以后能做什么,你的一辈子都毁了”,或者没收孩子的手机,可是反过来孩子也威胁家长,导致家里鸡犬不宁。

开学前期,家长可适时地提醒孩子要开学了,让孩子在潜意识里知道暑期生活已经进入倒计时,从而提前做好上学的心理准备,让孩子们对开学充满期待。

相信大家都能看到这位母亲对于孩子的重视,也同样可能跟这位妈妈有类似的想升起:怎么能不去上学呢?他以后没有好工作怎么办呢?进而感觉到生气、担忧、无奈。

虽然看着孩子因不想上学而痛苦会让家长感到担忧,但请试着保持冷静并给予孩子支持,同时最重要的是要坚定原则。记住,你的孩子需要上学——上学才能让孩子成长,不仅是提升他的智力,而且对其社交和情感的成长都很重要。

小学的上下学时间跟成人的上下班时间是不一致的,他们放学早,上学晚,这就产生了一个麻烦:孩子放学了,父母没下班,接不了,父母要上班,孩子不到点,也送不了。学校门口的拥堵超出你想象,接送时间远超你预期。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