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北京昌平特训学校特训营咋搞

家长更要调整心态,不要让自己焦虑的心态影响了学生。疫情防控期间一切变化皆有可能,如果到时候疫情没有得到控制,国家一定会做出措施。对比家长不要担心,更不会耽误学生高考。不要因为自己的焦虑给孩子增加压力,让他们专注于复习,迎接高考。没有课外班的困扰,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家长正好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劳动习惯能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提升独立能力,培养生活能力。生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前提也是学习习惯的基础。在家中,要让孩子参与家务;在学校,鼓励孩子参加劳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在劳动过程中,既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孩子们现在在读小学二年级。从上小学以后,孩子有时候会不想上学,直到最近,更严重了,隔三岔五就告诉我他今天不想上学,问他为什么?自己会说:和同学之间相处不愉快,哪一个同学又惹恼了他,这个孩子容易发脾气,比较顽固,不太合群。

其实,很多家长都进入了这种教育误区里。认为要让孩子学会大气,害怕孩子养成自私骄纵的性格,于是考虑问题都会先指责孩子。

有些孩子喜欢呆在家里,不愿活动,不愿外出。家长需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学习至少一项运动技能,不能让孩子在外出瞎跑,久而久之,就没兴趣了。

诚如这位妈妈留言所担心的,幼小衔接班过早地让孩子接触到了小学里的知识,极有可能会让孩子在日后养成不认真听讲的坏习惯。

这时,如果父母不进行教育和指导,反而让他们直接暴力地去解决它,不愿与孩子进行任何沟通,则会导致孩子的心理极端,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上学、读书是很稀松平常的事,工作前的唯一任务就是好好读书。但是对于贫困家庭中出生的孩子,能上学却是一件奢侈的事,有时候能吃饱、穿暖已经是不容易的了。

回顾严重抑郁孩子一路的历程,从一开始的对学习有点担心、焦虑,和同学、老师相处出了点问题;到有点厌学、情绪有点不稳定;到不愿意去学校,莫名其妙发呆、流泪、情绪低落;到提到学习、学校会出现心慌、手抖、心痛等等的躯体症状;到情绪崩溃、无上学;到不愿出门、不愿起床……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